好懷念在台北時丁媽媽的水餃,便宜又好吃唷!
這裡人煙稀少加上氣候嚴寒,要買到亞洲的食物有限,
更不用說能買得到水餃皮,所以今天我就來做手工水餃皮。
下午準備時,不預期地停電一個小時,
還好室內的暖氣不是靠電力輸送,
是經過柴油燃燒輸送到每戶住家,所以沒有凍著。
我有時也會亂想像如果大風暴摧殘到暖氣無法供應時,
那住在這社區的人們,
在室內不就是需要裹着大外套等禦寒衣物等待救援嗎?
我跟老公聊天時,提過這個問題,
哈!他說我想太多了,他說政府都已經準備好因應措施,
甚至窗前遠處肉眼可看到的雷達塔都是24小時有人值班偵側哪!
我看我是庸人自擾之。呵呵。。拉回正題。
這第一次的成果,雖然水餃包的不太美觀專業,
也有4顆破皮,但是皮Q有嚼勁,餡料口感極佳。
包了46顆水餃, 兩人一餐就吃光不剩,
傑西老師還邊吃邊說真好吃呢!
自製水餃皮食譜參考:Carol老師 餡料自創。
水餃皮材料(46顆):
冷水麵糰(適合水煮的餃子)
中筋麵粉300g,冷水150-160g,鹽1/4茶匙
作法:
1) 將所有材料放入盆中,冷水慢慢加,
攪拌均勻成為無粉粒狀態的麵糰。
2) 將麵糰搓揉約5-6分鐘至光滑不黏手。
3) 蓋上擰乾的濕布(或可用沾溼廚房紙巾)鬆弛1個小時。
(等候1個小時鬆弛時,可準備水餃皮的內餡料)
4) 桌上灑一些中筋麵粉,將鬆弛好的麵糰移至桌上。
5) 將麵糰搓成長條,直徑大約2.5公分。
6) 長條平均切成46個小麵糰,灑上些中粉避免沾粘,
因這裡很乾燥,所以我將濕紙巾繼續蓋上保濕小麵糰。
7) 用手掌將小麵糰搓圓壓扁,用桿麵棍慢慢將麵糰桿成圓薄片。
8) 圓薄麵皮邊緣處再桿薄一些。老實說還蠻費工呢!
9) 擺放未包餡的水餃皮時先灑些麵粉以防互黏。
水餃餡料材料:
2大手把乾小香菇泡軟切丁
1條櫛瓜刨絲
3根青蔥切細末
1塊應豆腐剝碎
2 teaspoons鹽
2 tablespoons蠔油
1 tablespoon蒜粉
1 tablespoon香油
1顆蛋液
作法:
1) 取一鍋放入櫛瓜絲、青蔥細末和2茶匙鹽均勻搓揉,靜置十分鐘。
2) 瀝乾櫛瓜絲和蔥末後,以廚房紙巾扭乾,擠去多餘水分。
3) 將擠乾後的櫛瓜絲、蔥末和其餘的材料、調味料,
放入鍋中混拌靜置等候水餃皮完成後可包餡。
4) 桿後的水餃皮,中間放上適量餡料,將2邊的麵皮捏緊即可。
5) 大鍋煮水,水煮沸將包好的餃子放入,
煮滾再加1杯水煮滾即可撈起食用。